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
2024年,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,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,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,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回升向好积极因素增多,增长动能加快积蓄,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16.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0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53.0亿元,增长2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681.6亿元,增长5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881.4亿元,增长5.1%。
1.农业生产平稳增长,秋粮喜获丰收。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26.2万吨,同比增长1.2%。其中,夏粮产量123.7万吨,增长0.9%;秋粮产量202.5万吨,增长1.3%。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0万吨,下降3%。牛奶产量1.5万吨,增长9.8%;禽蛋产量13.6万吨,增长6.4%。全年生猪出栏125.5万头,下降4%;年末生猪存栏78.1万头,增长11.6%。
2.工业生产总体平稳,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。2024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.7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下降9.3%,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3.0%,制造业增长11.6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.5%,其中,汽车制造业增长82.7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44.3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4.7%。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1.2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.0%。分产品看,塑料制品、滚动轴承、日用玻璃制品、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7.7%、20.1%、34.5%、45.4%。
3.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,高技术产业支撑有力。2024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.8%,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.2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.5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.0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.1%。分领域看,制造业投资增长20.9%,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5.0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.8%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0.7%。民间投资下降1.2%,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民间投资增长6.6%。
4.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,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。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.5亿元,同比增长3.7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0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.9%。按消费类型分,商品零售增长3.4%,餐饮收入增长5.6%。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5%。限额以上单位中,家用电器类零售增长10.4%,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长15.3%,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44.7%。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.0%。
5.财政收支双增长,存贷款余额稳定增加。2024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.8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其中:税收收入下降1.7%,非税收入增长19.6%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9.6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其中节能环保、城乡社区事务、科学技术、交通运输、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增幅靠前,分别增长24.4%、66.0%、30.5%、11.7%、20.4%。2024年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93.9亿元,同比增长8.1%,余额比年初增加268.1亿元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53.8亿元,增长10.9%,余额比年初增加280.5亿元。
6.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,居民收入平稳增长。2024年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升0.5%,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价格上升0.7%,衣着价格上涨1.7%,居住价格上涨0.3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.2%,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.3%,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.7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.8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.9%。在食品烟酒价格中,猪肉价格上涨17.1%,水产品价格上涨2.1%,粮食价格下降0.1%,鲜果价格下降2.7%,鲜菜价格上涨8.4%。2024年,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33元,同比增长4.3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1元,同比增长6.0%。
总的来看,2024年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但也要看到,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,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。下阶段,要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正视困难、坚定信心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注: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,2023年淮南市生产总值修订为1659亿元。